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專業(yè)的常識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[ Ctrl + D 鍵 ]收藏本站
王藍玉自幼聰穎好學,明經(jīng)通史。清同治十二年(1873年),考中文舉人。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十月,與楊士芳(1826~1903,今宜蘭市人,西元1868年考中三甲進士)和蔡國琳(1843~1909,今臺南市東區(qū)人,時為廩生,1882年考中文舉人)等籌議,請建專祠於臺灣府城,以崇祀延平郡王鄭成功。此時,正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(1820~1879,福建侯官人,1847年考中二甲進士),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奉旨來臺巡視及辦理海防。於是,楊士芳等人前去拜見。希冀欽差大臣據(jù)情奏請,準予追諡建祠。沈葆楨了解以後,贊同他們的建議。
光緒元年(1875年)正月,清德宗準照所請,并且追贈「忠節(jié)」的諡號。之後,王藍玉等人擔任興建委員,共同捐資銀7400兩。同年三月興工,采用福州式的建筑,於八月竣工,命名為「延平郡王祠」。心愿圓滿達成後,王藍玉和蔡國琳也獲選擔任董事多年。
由於學問淵博,王藍玉從光緒十二年(1886年)到光緒十七年(1891年)被派任臺北府儒學教授(正七品文官)。任內(nèi),負責北臺灣地區(qū)的教育行政,表現(xiàn)不凡。
日治時期,王藍玉獲聘擔任「臺灣舊慣調(diào)查局事務囑托」。從事文獻搜集和訪問耆老賢達等工作,以做為日本當局立法及施政的參考。
再者,王藍玉長於詩文,「全臺詩」有收錄他的作品。此外,并編著《望海閣詩文集》??上У氖?,這本文集現(xiàn)在已佚失?!?
中文關鍵字:文舉人 , 延平郡王祠 , 臺北府儒學教授 , 臺灣舊慣調(diào)查 , 全臺詩
參考資料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