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專業(yè)的常識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[ Ctrl + D 鍵 ]收藏本站
Sigao舊社屬泰雅族北勢群(Me-Pewox)今母依(Tsimui)部落系統(tǒng)。其口傳之發(fā)源地在日向駐在所東方,通稱日向原之地。今母依(Tsimui)族人稱為巴諾夫(Baanox)或稱西巴坑(Sibagan),就是天狗部落,國民政府時期改名為盡尾社,意思是居住在深山尾端的部落。天狗位於大安溪右岸,盡尾山南方,海拔高度九百八十公尺。社分兩處,北部稱Sigao,南部稱Tsimui。北部的Sigao社所占之地較開闊,是較大的聚落群,加上在祖居地附近活動之地,形成整個Sigao的傳統(tǒng)生活領(lǐng)域。1931年日本警方為了便於控制,將本社十一戶六十人遷到天狗部落稍北之處,仍然沿用Sigao舊社名,但這個原來的舊社族人居住地就被廢棄了。1950年代,Yabakan社有六戶遷到本社。
北勢群有六社魯棚(Luvun)、巴諾夫/今母依/盡尾(Baanox/Tsimui)、馬那邦(Malapan)、蘇魯(Suro)、麻必浩(Mabiruha)、及塔牙哈/得木巫乃(Tayax/ Temokubonai)。北勢群進入大安溪中游,趕走了當時居住於此地的賽夏族。西元1902年及之後數(shù)年,因日本隘勇線向山區(qū)推進,與日軍發(fā)生激烈沖突,因此許多人往北坑溪、南坑溪等地移居,也有遷居至大安溪流域的梅園與南坪間的山區(qū),在當?shù)亟⒃S多部落。另外,因Sigao及Yabakan兩社的活動區(qū)域相連,在狩獵區(qū)域上時有沖突。此舊社的居住年代比Tsimui舊社晚而比天狗部落早,因此其年代應(yīng)該是介於西元1850年之後至西元1921年之間。
劉益昌與吳佰祿曾在1994年進行探勘,但是當時大安溪、北坑溪在漲水期,無法越過兩溪進入本舊社,因此缺乏現(xiàn)地資料,保存狀況不明。但他們認為此舊社有其重要意義,因為它具有泰雅族常態(tài)性聚落的特色。不過這仍應(yīng)等待正式探勘的資料才能再做深入說明。
參考資料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