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專業(yè)的常識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[ Ctrl + D 鍵 ]收藏本站
最初為幫助多數(shù)不識漢字的信徒閱讀,采用廈門音羅馬字刊印,日後隨著政權更迭,在日治時期增加日文版,國民政府時期 加入中文版副刊以配合推行國語運動,1969年3月由於國民黨政府的禁令而停用羅馬字,12月以後全部使用中文刊印,羅馬字版的教會報從此走入歷史。
自創(chuàng)辦迄今逾120年,共經(jīng)歷四次更名,為因應清末和日治時期地方行政組織的調(diào)整,1892年改稱《臺南府城教會報》、1906年(明治39年)改名《臺南教會報》,1913年(大正2年)5月第二次「臺灣大會」決議南北長老教會合稱「臺灣基督長老教會」後改稱《臺灣教會報》,1932年(昭和7年)3月又合并南北中會的《教會新報》、《福音報》和《芥菜子報》,改稱《臺灣教會公報》。
報紙內(nèi)容包羅萬象,包括各地教會消息、圣經(jīng)教義闡釋、長老教會所屬教育、醫(yī)療事業(yè)動態(tài)、國內(nèi)外社會時事以及生活新知等,為基督徒提供一項新的教育途徑。該報開創(chuàng)羅馬字報紙之先聲,紀錄保存許多近代臺灣社會變遷的歷史文獻,堪稱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資產(chǎn)。
中文關鍵字:巴克禮 , 《臺灣教會報》 , 《臺灣教會公報》 , 白話字 , 羅馬字
英文關鍵字Thomas Barclay , Taiwan Church News , Taiwan Church Press Weekly , Romanization for Taiwanese language , Romanized Colloquialism
參考資料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