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蘭洲,湖南臨湘人。1861年以附生從左宗棠平浙以功薦道員。1874年以知府銜署浙江臺州知府(1872年卸任)。1880年清日琉案,張之洞以其「才識雄毅,兼有權(quán)略;前官浙西,治行第一?!乖l(fā)臺灣有事愿以身任之言,故舉薦來臺灣協(xié)助善後事宜,擇定新建恒春縣城城址於猴洞口,後丁憂遂回籍。1877年隨左宗棠西征,被委署為蘭州道。1881年任臺灣道。整頓煤礦、洋藥、厘金,辦理海防,頗受閩撫岑毓英賞識。1884年法軍侵臺,駐臺南,協(xié)士民,籌戰(zhàn)守,辦團練,討軍費。與總兵吳光亮不合,後吳調(diào)省,改楊在元署鎮(zhèn)。又與巡撫劉銘傳不和,銘傳劾其貪污狡詐、劣跡多端,開單列款請革職查辦。1885年革職拏問,查抄資產(chǎn),定斬監(jiān)候。1886年臺州府士紳為其完繳各款,改流黑龍江。將軍穆圖善聞其才,延為幕客。1889年卒於戍所,年70余。著《巡臺退思錄》。
參考資料
〔★許雪姬,〈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〉,《中研院近史所集刊》,14期,1985〕〔→《巡臺退思錄》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