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專業(yè)的常識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[ Ctrl + D 鍵 ]收藏本站
史書記載,三皇五帝以至諸神都是創(chuàng)造樂器、發(fā)明樂律的音樂家,當然事實并非如此,但為什么會這樣記載,我們可以從神話學的觀點來了解。
隨著萬物有靈觀念的產生,各種圖騰逐漸被神化,逐漸演化為部落氏族的保護神。在農業(yè)畜牧業(yè)出現(xiàn)后,自然現(xiàn)象的變化大大的影響了社會的生產,乃使人們對自然力和自然現(xiàn)象既崇拜又害怕。于是原來被奉為圖騰的各種自然物和自然現(xiàn)象逐漸被神化和人格化,被賦與神性和神職,并逐漸形成了祭祀自然神的儀式。乃有自然崇拜文化的產生,其中的一個文化因子-神話,乃具有使各種自然崇拜文化現(xiàn)象神圣化與合理化的功能(聞一多,1956,《神話與詩》,頁59)。
在甲骨文中有四方之神的出現(xiàn),東方之神,就是析(曦),是太陽神,亦即五帝中的大昊,為伏羲的別名,傳說太昊伏羲創(chuàng)造了瑟,瑟之五十弦裂為二十五弦,此「裂一為二」的原始含義可能是生殖。而另另一個名字「勾芒」,即生殖神女媧的別稱。女媧創(chuàng)造笙簧,這類匏類樂器,學者則解釋為生殖的現(xiàn)象。
西方之神夷,即少昊,為刑殺之神,夷是毀傷殺刈之意;另一神蓐收,是秋收刈割之農神。傳說少昊刑天氏作大淵之樂,發(fā)明建鼓、浮磬,有「通山川之氣」、「為眾樂之節(jié)」之意。故西方配屬鐘鼓軍樂,鼓有通天地娛鬼神之功能,而磬為死聲,皆可印證二神為天地、自然、萬物、人類法度之意。
北方之帝顓頊,是位精通音樂的太陽神的大祭司,舊說有樂舞《六莖》,用浮金之鐘、沈明之磬,并令「飛龍」效八風之音以為圭木之曲,以召氣而生物。其神名玄冥,有黑暗幽亡的意義,所以北方之神是死神,在甲骨文上稱「伏」,冬天之神,有斂收藏中之意。在八卦周行圖上,既是出發(fā)點也是終點,起始重合,陰極而陽來,陽極而陰生,因此北方坤陰地母之象要用鼓樂對應,用鐘磬配享,所謂「召氛而生物」(羅藝峰,1995,頁52)。
南方之神炎帝,又稱祝融、神農,傳說中神農發(fā)明五弦瑟、七弦琴。南方與絲類樂器是相配應的(夏天蠶長而吐絲,可制成弦),大琴叫離,大瑟叫麗(與離通),南方正對應離卦,所以南方-神農-琴瑟乃相對應。羅藝峰認為中國文化講的「琴瑟好合」是男女之事之隱語(琴有禁之意,瑟有生之意,生的是萬物,禁的是淫邪,都與繁殖有關)。
在東生南茂西死北伏的四個方位,與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環(huán)境,存在著一個中心,正是黃帝來統(tǒng)率四方四維,他命樂官伶?zhèn)愔瞥牲S鐘律管(《呂氏春秋.古樂篇》),他發(fā)明了律,是音樂的基礎,一切事物的法則,其源起卻在九九算術之中(《管子地員篇》:凡將起五音,凡首,先主一而三之,四開以合九九……),故律之地位至尊,律中黃鐘之宮,如天子居于明堂,故五音之宮,為中國古代樂理之中心概念。
以上這些被現(xiàn)代人認為是無稽之談的說法,事實上都有他們的時空背景,在圖騰崇拜慢慢形成自然崇拜之后,這些與樂器創(chuàng)造者有關的神話,并非毫無可取之處,我們可以從另外一種文化角度來了解當時樂器的功能與意義。
下一篇:演出關公戲前,必須先祭拜戲神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戰(zhàn)國至南北朝樂器的雄偉與飛動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