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專業(yè)的常識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[ Ctrl + D 鍵 ]收藏本站
1731年起,巡臺御史一年任滿後可在臺灣滯留一年,因而形成二年一換。在雍正時期,巡臺御史都能盡職,讓臺灣文武官員的官箴得以整飭。至乾隆年間,滿、漢巡臺御史互相傾軋,臺灣文武各官亦卷入其中,形成文武不合。再者,巡臺御史巡視南北二路時,常濫準詞訟,又依制設置胥役,頗為擾民;且臺灣鎮(zhèn)總兵官與臺灣道亦有巡閱之責,職責重疊,1740年以後,時有巡臺御史因罪遭到革職,或革職留任,朝臣遂有廢止巡臺御史之議。
1752年巡臺御史改為三年一換,并且任滿即回北京,不必依規(guī)定留駐臺灣等候新職。1764年福建布政使顏希,重提廢除巡臺御史之議,乾隆皇帝不置可否。1781年巡臺滿漢御史塞岱、雷輪,以辦事敷衍被交部議處,乾隆皇帝下令不再派任人選頂替。但直到1787年才經(jīng)由上諭正式裁撤巡臺御史。之後臺灣的巡察工作,改由福建省大員輪流來臺,職司其事。
中文關鍵字:朱一貴事件 , 臺灣道 , 臺灣文武官員 , 福建督撫
參考資料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