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諸暨人。1737年登進士第,由咸安宮教習(xí),授刑部主事,累遷郎中。1756年授福建福寧府知府,1760年調(diào)漳州府,1765年調(diào)臺灣府知府,1768年陞調(diào)臺灣道。在臺灣4年中,以知府任內(nèi)編修《臺灣府志》最為重要,該書同時也是清代最後一部編修的府志。1769年任福建按察使期間,革除最為人垢病的買兇、認兇弊端,司法為之一清。1774年5月臺灣縣民黃教豎旗謀反,命渡海查辦;唯因安坐府城審擬案犯,被誤會為身為大員卻未臨陣督捕,後被以妄分畛域,實系規(guī)避之罪,交部議處。高宗以其向為文職,且能辦事,遂加恩從寬降以刑部員外郎用。同年10月補刑部陜西司員外郎。隔年2月命署刑部侍郎。1776年調(diào)任福建巡撫。1776年擢陞刑部尚書,隔年以疾老乞休,賞太子太傅銜。
參考資料
〔★《國朝耆獻類徵》,1880〕〔→《續(xù)修臺灣府志》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