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專業(yè)的常識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[ Ctrl + D 鍵 ]收藏本站
1953年考古學者石璋如、宋文薰進行調查,1977年6-7月李光周等發(fā)掘,確認本遺址為單一文化層遺址,建立碳十四絕對年代,校正後為3960B.P.,并以本遺址出土陶器以及石器中之網(wǎng)墜,進行史前時期社會組織之研究,為全臺首次將考古學研究加入社會組織、親屬結構等當代社會與人類學的議題,也是新考古學(又稱過程學派考古學)在臺灣研究的典型案例。
本遺址持續(xù)為學者關注與研究,除從事日治時期出土墓葬、玉器、貝器等遺物、遺跡研究之外,亦做為學術史研究之案例。本遺址為臺灣首次進行學術發(fā)掘之考古遺址,在日治時期被指定為必須現(xiàn)址保存的史蹟,出土遺物精美且豐富,同時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意義,且為「牛稠子文化墾丁類型」或「墾丁文化」的命名遺址,為臺灣地區(qū)重要的遺址,不過從「文化資產(chǎn)保存法」公布實施以及墾丁國家公園成立以來,均未能指定此一遺址做為保護對象,因此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,即受機械化耕作、造墳而破壞,目前保存狀況不良,但仍有相當區(qū)域保存原地層。
中文關鍵字:新石器時代 , 墾丁寮遺址 , 墾丁文化
英文關鍵字Neolithic Period , Kantingliao Site , Kanting Culture
參考資料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