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專業(yè)的常識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[ Ctrl + D 鍵 ]收藏本站
臺灣最早的社會險制度是勞工保險,成立於1950年。勞工保險制度是依據(jù)「臺灣省勞工保險辦法」開辦,以公、民營的工廠、礦場、鹽場及交通公用事業(yè)等之勞工為對象。至1958年7月中央頒布「勞工保險條例」,勞工保險成為全國性的制度,保障內(nèi)容包括傷病、殘廢、生育、死亡與老年共五項給付,1956年第三次修正「臺灣省勞工保險辦法」,新增疾病給付。1950-1958年間,另針對無一定雇主之職業(yè)工人與漁民頒布「臺灣省職業(yè)工人保險辦法」與「臺灣省漁民保險辦法」,其保險內(nèi)容與「臺灣省勞工保險辦法」相同。職業(yè)工人與漁民在1958年「勞工保險條例」成立時被納入勞工保險制度,成為強制被保險人。
公務人員保險於1958年1月開辦,是針對公務人員所設的社會保險制度,保險項目包括生育、疾病、傷害、殘廢、養(yǎng)老、死亡以及眷屬喪葬共7項。1965年另針對公務人員的退休人員訂立「退休人員保險辦法」,針對未領(lǐng)取公務人員保險的養(yǎng)老給付者,提供與公務人員保險內(nèi)容大致相同的保險。這是臺灣社會保險中第一個以非在職人口為對象的制度。
1958年的公保與勞保制度,到1980年為止并無太大的改變,20余間「公勞?!贵w系成為臺灣社會保險制度的核心。自1980年8月公布「私立學校教職員保險條例」,至1995年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,臺灣的社會保險進入蓬勃發(fā)展期,期間陸續(xù)開辦公務人員眷屬疾病保險(1982年)、私立學校退休教職員保險(1984年)、退休公務人員及配偶疾病保險(1985年)、農(nóng)民健康保險(1985年開始試辦,1989年正式成立)、私立學校教職員眷屬疾病保險(1989年)、臺灣省各級民意代表村里鄰長健康保險(1989年)、低收入戶健康保險(1990年)等多項制度。這個階段的主要發(fā)展在於針對不同對象建立健康保險制度。除了農(nóng)保的新設外,又以公教人員眷屬為健康保險制度擴張的主要對象。
在1980年代健康保險制度的發(fā)展趨勢下,1995年3月臺灣開始實施針對全體國民的全民健康保險,使臺灣社會進入全民保險的新紀元。
中文關(guān)鍵字:社會福利 , 勞工保險 , 公教人員保險 , 全民健康保險 , 國民年金
英文關(guān)鍵字Social Welfare , Labor Insurance , Government Employees' and School Staffs' Insurance ,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, National Pension
參考資料
快搜